首创!首个!首推!厦门集美法院这样“首”护营商软环境 世界速读
(资料图)
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日,由福建省委政法委主办的“法治新时代·平安新征程”媒体采风八闽行活动走进厦门,采访团深入集美区法院、厦门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等地,探访政法部门争先创优,用“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
集美区法院,系此次厦门采访活动的首站,该院以“执行力”见长。执行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执行理念,不断创新执行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贯穿执行全过程,通过正向激励、“放水养鱼”、集约化解、协同治理等措施,打通涉营商环境执行案件难点、堵点,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5月,新收执行案件2058件,同比下降2.78%,结案1819件,同比上升1.42%,执行质效指标居厦门市基层法院第一、全省基层法院第八。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集美区法院积极创新机制,多措并举“首”护营商软环境,其首创拒执犯罪预移送机制,成立全省首家“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在全市首推“自动履行证明书”。
“首创”,集美区法院率先出台《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拒执犯罪线索预移送工作指引(试行)》,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可能涉嫌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义务人,在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前以书面通知的形式正式告知义务人,有力威慑涉嫌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同时针对及时悔改并积极履行的被执行人,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不再启动拒执犯罪线索移送程序,充分体现善意执行理念。
“首家”,集美法院率先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其紧盯营商环境指标,依托全省首家设立的“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进一步优化办案流程,积极探索思路,以案施策,延伸服务,助力企业合规改革。
“首推”,集美法院在全市率先推出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为自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发放《自动履行证明书》,并及时修复信用评价,鼓励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维护市场交易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我们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坚持‘每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的正确导向,努力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用硬举措‘首护’营商软环境。”集美法院有关负责人说。
编辑:梁渠